中国文明网

为生命带来希望之光——记长治市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刘芳

时间:2024-01-23    来源:上党晚报   
  2014年,我市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,已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了15年的刘芳,曾经是一名医务工作者,见过许多人在生死线上挣扎,她深深明白人体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,于是毫不犹豫站了出来,成为我市首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。
  10年来,刘芳成功协调见证了器官捐献47例,眼角膜捐献18例,遗体捐献22例,一次次地让生命得以延续。同时,她也见证了我市器官捐献工作从起步到1.7万名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的发展经历。
  2023年3月,53岁的刘芳被评为我市2021-2022年度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。同年,她还被评为“2022年度全国优秀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”。
  捐献器官让生命延续
  从事器官捐献工作后,医院是刘芳最常出现的地方。其实,许多时候协调员并不受欢迎,因为捐献者家属不理解器官捐献这项工作的意义,他们甚至会对刘芳恶语相向。
  面对这些情况,刘芳总是一次又一次勇敢地走向患者家属,耐心地解释、安抚家属情绪。在努力完成工作的同时,刘芳的内心也变得更坚定。
  同时,刘芳也深刻意识到,协调员的工作并不是在收到患者无法救治的消息时,劝说患者家属同意捐出器官,而是应该传递捐献理念,告知潜在的器官捐献者家属,当生命无法挽回的时候,器官捐献可以让生命以一种新的方式延续。
  2020年夏天,刘芳在医院偶然得知,一名只有13个月大的男婴因车祸造成脑死亡。刘芳赶到现场做协调工作,不过当她看到孩子父母失神的双眼,刘芳瞬间忘记准备了一路的话,而是耐心地安慰家属,离开时她留下了一张器官捐献的宣传手册。
  很快,孩子的父母打来电话,表示同意器官捐献。在手术室,孩子的两个肾脏、一个肝脏被陆续取出,成功挽救了2名重症患者。“我们希望接受孩子器官的人能够恢复健康,替孩子走完美好的人生。”听到男孩父母的话,刘芳忍不住落泪了,这又是一场生命的接力。
  弘扬人间大爱善行
  10年来,刘芳协调见证器官捐献、眼角膜捐献、遗体捐献案例共87例。随着成功捐献的案例增加,刘芳从那些重获新生的患者眼中看清楚了这条路的意义,因此,每当电话响起,她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,抓住所有宝贵的机会。
  2022年10月23日,刘芳接到省红十字会通知,沁源县人民医院有一器官捐献案例需要前去协调见证。得知消息时,已是傍晚6时,刘芳冒雨驱车100多公里,于晚上9时到达医院,在她的协调下,患者家属签署了《人体器官捐献确认登记表》,成功捐献了两个肾脏、一个肝脏,这一善举挽救了3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。
  协调员的工作不分时间地点,经常是随叫随到,繁忙的工作占据了他们的全部生活。即使工作很艰辛,但对刘芳来说,她必须要坚持,因为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。
  令人欣慰的是,伴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,人们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也在逐渐提高。“目前,我市已有1.7万志愿者报名登记捐献人体器官和遗体,对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真的是个好消息。”刘芳说。
  传递向上向善力量
  其实,除了协调员的身份,刘芳还是一名“三献”工作者。“三救三献”是红十字会的核心工作,具有强度高、风险大、任务重等特点。它向上承托起生命的重担,向下播撒仁爱的种子,不过由于传统观念影响,部分群众对“三献”畏惧却步,这就需要刘芳和她的同伴们做大量的工作。
  2015年,我市成立了全省首支市级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。在刘芳的带领下,队员们积极寻找配型成功的志愿者,为志愿者及其家属做思想动员工作,同时还要向群众宣传普及造血干细胞知识。截至目前,我市已经有一万多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成功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55例。
  多年来,刘芳一次次帮助患者搭建生命的桥梁,同时她还常年坚持无偿献血,累计献血24次、6800毫升,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挽救他人生命,是全国无偿献血银奖获得者。
  在工作中,刘芳说,她已经记不得被感动过多少次,温暖和力量催生着,她将继续做好这份特殊的工作,为生命带来希望之光。
  (记者 丁德令)
山西省长治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
E-mail:wmcz8@163.com 电话:0355-21124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