潞州区辖区内的建材厂巷是东方360小区西门口的一条巷子,路面坑坑洼洼,每逢下雨天就会变得泥泞不堪,居民出行极不方便。去年,潞州区对辖区部分背街小巷进行改造,这条巷子作为重点对象进行整治,如今,平整后的路面为居民出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
小街虽“小”,却是离百姓最近的连心路;小巷虽“窄”,却是关乎市民出行的民生路。去年以来,潞州区区委、区政府牢固树立惠民、利民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充分筹备,加大投入,积极疏通城市的“毛细血管”,对符合改造条件的背街小巷进行“硬化、绿化、亮化、美化、净化、文化”。改造前,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背街小巷进行摸排确定改造重点。施工前,住建、街道、社区等部门组织居民召开座谈会,充分征求群众意见,并根据意见制定实施方案;施工中,主管部门坚持安全文明施工,采取喷雾降尘车、高频次洒水冲洗、设置施工围挡等措施做好降尘降噪,尽可能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。同时,根据百姓的实际需求,适当扩大施工面积,实现从居民家门口到道路的无缝对接。
“这条老路坑坑洼洼,简直就是一条河滩路,我们常打趣地说这里像黑夜黑洞洞,地下路不平,小孩不能玩,老人不能出行。”位于角沿村的南大岸巷是很早以前自然形成的一条街巷,1993年修整过一次后至今20多年都没有改造过,由于年久失修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。为彻底解决南大岸巷常年积水导致居民出行困难等问题,潞州区常青街道在充分了解民情的基础上,早协调、早动手,对村里各条年久失修的背街小巷进行了集中改造。
在城市的发展中,每一条街巷升级治理,都会为市民生活带来便捷;每一条小街巷的变迁,都承载着人们的期盼与梦想。过去的一年,潞洲区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,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作为衡量标准,坚持把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作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、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,共对全区103条背街小巷进行维修和改造,整治面积约6.4万平方米,更换安装路灯约200多盏,真正做到了为民解难题、办实事,切实让居民群众感受到街巷“换新颜”带来的便捷和喜悦,市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节节攀升。 (记者 郜盼)